规范汉字书写大赛
周玉:理想信念坚定来自思想理论坚定🥂《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一是文化体制改革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一大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成为合格的独立市场主体,极大地激发了内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成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13年4月,我国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69.8万家,其中经营性企业法人60.7万家,公益性事业法人(包括社团、基金会)9.1万家。
可以说,从古至今,对每一个业有所成者而言,有什么样的家风熏陶,就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格局,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成就大小。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不断推进,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给家庭文明建设带来一定影响。这样的社会现实,也对我们培育好家风、用好家风促进干事创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谐共生、厚德载物等价值观,其中一个核心理念是和谐。和谐理念认为,世间万物在保持其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这是中华文明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取向。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也是如此,其和谐理念主要体现在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上,体现在城市、建筑、园林等各个方面。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和谐理念,是我们从事现代建筑设计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现代建筑设计师应将和谐理念与现代生活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设计出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建筑。这需要高度重视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
古时,那些子孙多贤达、功业多卓著的名门,无不与其良好家风的传承息息相关。北宋杨家兴隆三代,将帅满门,人人忠肝义胆、战功卓著。究其缘由,不由感叹“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国”之家风的分量。而山西祁县乔家堪称晋商翘楚,兴旺百年,人才辈出,其原因亦在于以家规家风正人兴业。,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善为要。交友是个人需要,也是工作需要、事业需要、社会需要。但领导干部交友必须擦亮眼睛,哪些人能交,哪些人不能交,必须心中有数。要善交友、交善友。善交友就是要提高交往、交际能力,善于用真心、真情和真诚赢得朋友;交善友,就是要与有善心、存善意、行善举的人交朋友。墨子认为,交友要善于“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墨子·尚贤中》),多交“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贫则见廉,富则生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的朋友,而“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辨)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墨子·修身》)。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择善而交、择良而处、择莠而除,坚决远离那些“不足与友”“不足与游”的人,始终保持朋友圈的干净、纯洁;要重德、重情、重原则,让朋友圈始终洋溢着清风、充盈着正气、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中小学的“开学第一课”已经下课,但传统文化的大课堂还在进行。希望它不仅是“第一课”,也是日常课;不仅是“泛读课”,也是“精品课”;不仅是“课内课”,也是“生活课”。这些其实也是社会、学校和家长一门共同的课程。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营造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这一价值观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社会道德和法律的遵守,离不开人们对自身职责的完成。因此,人们在自身社会行为过程中,持守合于社会道德和法律要求的行为方式,才能形成积极友善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氛围,才能各得其所,各尽其能,保证整个社会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良好运行。而君子文化所提倡的笃守道义,尽守职责的行为方式,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形成遵德守法的社会风气,完成应尽的社会职责,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建设良好和谐的社会秩序。,慎为先。墨子认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人性并无天生的善恶之分,都是后天的习染造成的。“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墨子·所染》)在墨子看来,朋友必须要交,但务必慎而为之;交友不慎,“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交友慎为先,今天看来,就是要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始终保持头脑清醒,防止被一些人讨好、捧杀和利用,坚决杜绝那种虚于应酬的空泛之交、吃吃喝喝的酒肉之交、拉拉扯扯的庸俗之交、投桃报李的势利之交。近年来,因交友不慎导致落马的官员不少,在他们痛心疾首的忏悔中不难发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与其说是“交友”,不如说是“交易”;一旦交上“朋友”,交易的大幕便由此拉开,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味的感情与日俱增,“友谊的小船”在背离初心的航道上渐行渐远,最终东窗事发、身陷囹圄、追悔莫及。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撑。道路的选择事关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需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以文化自信夯实道路自信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是适合我国国情、指引我国发展方向的行动指南。理论只有植根于文化的土壤,才能返本开新、创新发展,具有旺盛生命力;只有浸润于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激发和彰显理论自信,才能有效引领思想、凝聚共识、指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蕴含着先进文化的内核。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面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繁重任务,必须以文化自信涵养制度自信、培育制度自信、坚定制度自信。,春节是地球上的一个奇迹,十几亿人在这个节日里,完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迁徙,共同激活华夏子孙的历史传统、唤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春节是一个文化丛,蕴藏着中华民族最宝贵、最丰富的记忆单元。
【編輯:金希贞】
相关新闻
- 王士龙: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 2023-03-26 10:02
- 红军长征胜利启示:方向路线至关重要 2023-03-26 10:05
- 蔡永生:培育先进政治文化 2023-03-26 09:59
- 践行群众路线,干部需谱好“四部曲” 2023-03-26 09:53
- 黄林:为官从政一定要心存敬畏 2023-03-26 10:19
相关新发布
- 施琦婷:强化“关键少数”坚决服从的政治自觉 2023-03-26 10:00
- 贯彻“三严三实”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3-03-26 09:25
- 2017正风反腐如何抓?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2023-03-26 09:47
- 辛鸣:今日中国反腐败的“三个自信” 2023-03-26 09:23
- 郭兴全: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廉洁政治的意蕴 2023-03-26 10:12